十年来,蒙草生态坚持特色种业应用研究,累计投入近11亿元,积蓄种业科技应用转化软实力,打造“保育繁推”一体化应用体系。在内蒙古、陕西、西藏等地建设18个专项种业研究院,研究乡土植物新品种育繁,对标国家库完善种质资源收储,推进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取得一系列成果。
蒙草种业中心种质资源圃
截止目前,蒙草共18个品种开展航天育种;审定27个草品种;发布国家、行业、地方、团体标准58项,编制384项标准;申请专利577项,草种业专利数量全球第六。2017年被认定为“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”,2022年获评“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”。充分发挥草产业知识产权优势,开展种质资源保护、草品种培育、产业化制约技术攻关,推进专利技术转化。
此外,着眼于未来五到十年长期规划,成立创新育种研究院,开展分子育种、杂交育种、诱变育种,筛选有益突变体,为优良新品种培育提供创新种质,逐步打造“品种梯队”,可持续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市场需求。
搭建“数字种业平台”,让选种、应用更智能。种质资源收集、鉴定、保存、研发、生产以及产品应用全流程的一码追溯,实现种业体系全链条数字化管理。
蒙草创新研发多品类种子生态包,将科研成果转化于应用实践,以技术应用案例带动生态修复产业科技创新发展,精准修复草原、矿山、荒漠等生态类型3000万亩。推进“全面质量管理”,2016年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。2020年,团队修复的敕勒川草原、乌拉盖草原、贺兰草原均入选全国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。
十年间,蒙草与世界分享内蒙古乃至中国在种业创新、草原保护、生态治理、产业融合的智慧。2019年获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 “可持续发展金奖”。2019年、2022年惊艳亮相北京、荷兰两届世园会,以草、草种创新生态产品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的自然理念。2020年快乐小草走路草坪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“最佳发明奖”。2022年设计、实施的小草公园斩获美国缪斯设计奖银奖,并被评为内蒙古网红打卡地。
不难看出,蒙草生态已打通科研端到应用端的种业发展路径,形成完善产业链,从追求“规模”转型为聚焦“质量”,未来可期。(燕云)